首页
>>新闻动态>>行政动态
【回望2022·社矫篇】坚持六个强化 实现六个提升 推进社区矫正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3-01-03 字号:[ ]

2022年,兰州市社区矫正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局党组正确领导下,聚焦省司法厅、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安全稳定主线,强化“组织保障、学习宣传、教育矫治、智慧矫正、隐患排查、重点监管”六项措施,推进“平安社矫建设”,努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 

加强组织领导。召开2022年全市社区矫正委员会会议,调整补充了《兰州市社区矫正委员会组成人员》,进一步理顺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机构建设。市级和8个县区均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107个乡镇(街道)成立乡镇社区矫正委员会。夯实基层基础。全市8个县区司法局和125个司法所共有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144人。全市建立社区服务基地15个、教育基地2个,公益活动基地15个,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基地15家。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完善了《兰州市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风险研判制度》等制度21项,统一执法文书46个,规范工作流程15项。

强化学习宣传,《社区矫正法》宣传持续提升 

积极开展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学习宣传,营造良好社区矫正法治氛围,订购《社区矫正法释义》500册,发放到各成员单位进行培训学习。开展《社区矫正法》有奖知识竞赛线上答题活动,全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系统以及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3892人参与了答题。“线上”推送《社区矫正法》解读8期,通过今日头条和微博直播间等媒体线上开展同步宣传,参与互动人数达到2700余人次。“线下”8个县区开展集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300余人。社区矫正工作知晓率从无到有,社区矫正法治氛围得到不断提升。

强化教育引导,教育矫正质效不断提升

坚持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全市配发法治教育、政治教育、红色教育、文化教育、创业帮扶等5种社区矫正教育读本700册,2022年社区矫正对象网上分类教育35000学时,平均每人每月达24学时。坚持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在元旦、春节、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部署落实“四个一”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专题教育15310人次、警示教育15220人次、公益劳动13760人次、谈心谈话15376人次。坚持心理矫正与行为矫正相结合。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联合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开展心理矫治、法治培训等活动,搭建“一对一”心理辅导平台,针对性开展个体咨询达2200余人次,落实社会保险358余人次、就业就学指导72余人次。

强化“智慧矫正”建设,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强化“智慧矫正”建设,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印发《兰州市司法行政系统“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县区司法局建设主体责任、创建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探索多样化监管新方法。统筹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探索多样化工作方式,社区矫正中心通过实时巡查、定时抽查等方式实现了“管得住、矫得好、不出事”的目标。强化风险隐患排查,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展《兰州市社区矫正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活动》,统一制定三个清单(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一个台账(社区矫正对象隐患排查台账)、一个表册(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走访信息登记表),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从工作安排部署、安全隐患排查、采取管教措施三个方面26项进行逐项隐患排查,各县区认真对照督查检查内容,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确保督查检查工作部署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整改到位。

强化重点监管,安全稳定工作持续

开展“守牢安全线 护航二十大”专项行动,实施了“十个一”活动,召开安全稳定分析研判会9次,开展全面排查9轮次,举办心理健康视频讲座7次,参与人数1347人次;开展警示教育8次,受教育人数1570人次;完成入户走访1296人次;开展救助帮扶5次,针对性帮扶7人次;联合检察院开展法律监督9次;开展智能核查8次1183人次。开展分级分类点检调度,市司法局点检调度重点人员1236人次,8个县区社区矫正中心点检调度3886人次,各司法所点检实现了全覆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