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行政动态
【回望2022·司法所建设篇】党建引领 规范提升 高质量建设规范化司法所

发布日期:2023-01-02 字号:[ ]

2022年,兰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时代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工作总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履行打造规范化人民调解、统筹提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严格履行刑事执行四个方面职能作用,持续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为平安兰州、法治兰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党建引领,把牢司法所建设政治方向 

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司法所建设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着力打造一支以人民为中心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司法所队伍。

锻造基层治理“先锋队”。通过在司法所设置独立党支部或组建联合党支部的方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实现了司法所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积极开展“支部亮牌”“党员亮诺”等品牌项目,构建起党组命题、支部破题、党员答题、群众阅卷的“三题一卷”式“党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司法所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全市109个司法所成立基层党支部98个,并全部实现“八个有”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打造“先锋党支部”20个、“党员先锋岗”30个。配强基层治理“战斗员”。以政府购买服务和聘请社工等方式,先后为全市85个基层司法所配专职调解员和社区辅助人员160余人,所均达到2.3人。积极探索建立县区司法局干部与司法所干部交流制度,选优配强司法所所长,持续改善司法所干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要求,切实加强司法所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学、比、练、教、干”一体化培训机制,通过司法行政机关进高校、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分级培训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司法所岗位大练兵活动,打造一支“五个过硬”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2022年,全市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参加各级培训50余场次,培训率达到100%,合格率达95%以上。巩固基层治理“主阵地”。协调发改部门把司法所建设作为优先保障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统筹推进,升级改造司法所业务用房面积近万平米,新建司法所业务用房面积均达到120平方米以上。持续加强人员经费、业务装备保障,把司法所业务用房建设经费、公用经费、信息智能化建设经费、公务用车经费等纳入县区财政预算,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各项经费及时、足额保障到位。

规范提升,夯实司法所建设发展基础 

坚持规范提升、规范管理,在做精做优上下功夫,持续加强和规范司法所建设,不断提升司法所工作能力水平。

全面推动“枫桥式”司法所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根据《甘肃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开展“枫桥式”司法所 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创建和培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及其考评标准>的通知》,经考核评选,全市共有1个司法所命名为“枫桥式”司法所、1个人民调解组织命名为“枫桥式”人民调解组、2名人民调解员命名为“枫桥式”人民调解员。全面规范司法所制度建设标准。根据《甘肃省司法厅关于规范全省基层司法所外观标识的通知》要求,对司法所外观标识等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功能、统一设施、统一标识、统一用色,对制度上墙及标识标牌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定做、统一悬挂,全市司法所整体形象焕然一新。从便于服务群众角度考虑,指导各县区对司法所内部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科学设置并统一规范司法所长室、人民调解室、社区矫正宣告室、普法宣传室、档案室等各类功能室,为更好服务群众提供优质办公环境。全面规范司法所业务标准。着眼履行新使命新职能,对司法所业务标准进行重新梳理和细化,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固化工作标准、实现业务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四统一”,实行司法所工作职能、工作流程、工作规则、工作情况“四公开”,切实提升工作质效。全面规范司法所智能化标准。持续推进“智慧司法”“智慧矫正”建设,全面完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全市9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司法所实现了信息专网连通,28个司法所配备了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实现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查系统全覆盖,实行视频点名,对社区矫正对象全面督查点名,节假日点名,随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安全稳定情况。

高质发展,完善司法所建设服务功能

始终坚持法治为民思想,主动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要求,全面提升司法所履职服务能力。

准确把握“矛盾不上交”定位。持续推进人民调解“四张网”建设,主动融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治理模式,建立完善矛盾纠纷“线上+线下”“一窗口、一站式”调解机制,打造百家“金牌”个人调解室,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不升级、不蔓延、不转移、不输出”。2022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约11246件,调解成功率达99%。准确把握“公共服务”定位。持续强化司法所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导105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展工作,全面建成以实体平台为基础、网络平台为支撑、热线平台为补充的“三台融合”发展的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体系,形成“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反馈”的服务闭环,受惠人数达50余万人。准确把握“刑事执行”定位。《社区矫正法》自实施以来,司法所严格执行“两院两部”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监督管理、教育矫正、救助帮扶三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和社区矫正监管中心“两个全覆盖”,全面落实执法规范化、工作标准化、管理信息化“三化建设”,稳步实现机构队伍、信息管理、执法工作、教育培训、保障能力“五项提升”,初步实现了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统一标准、执法监管严格规范、综合保障稳步提高的目标。准确把握“依法治理”定位。结合法治兰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的贯彻落实,基层司法所持续靠实法治建设责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和要求,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工作。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为基层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建议300余条;协助制定村规民约、社区公约100余件,解答法律咨询3百万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3750个,指导创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有效提升了村(社区)法治化水平。 

使命呼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新时代司法所建设目标,努力推动全市司法所建设迈上新台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