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榆中县司法局多措并举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 |||
| |||
兰州市榆中县司法局始终把做好便民利民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立足本职,尽锐出战,不断创新载体,着力打通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做到便民、利民、惠民,让群众感受到司法行政工作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实惠。 出台多项举措,优化服务便民。进一步梳理出台公证、法援、普法、社区矫正、行政执法、人民调解等便民利民措施15条,精心打造“5+1”便民服务平台,让群众推开一扇门能办所有事;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手续、创新服务方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为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异地协作制等制度,公开服务事项清单、办事程序、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确保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法律服务信息;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放宽经济困难认定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开展多项活动,专项服务利民。县公证处对行动不便困难群众通过电话预约,由公证人员主动上门服务,自队伍教育整顿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办理公证案件609件,先后上门办理公证 20次,帮助申请人核实和调取证明材料1次,有效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县法律援助中心多方协调、积极化解信访案件,自队伍教育整顿暨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8件,解答法律咨询180余人(次),为2名受援人提供上门法律援助服务,为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4.2万余元;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多对一”结对帮教,为安置帮教对象就业创业开通“绿色通道”,在人社、民政部门的支持下实现再就业,会同监狱开通远程视频会见,自队伍教育整顿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149名服刑人员和344名家属提供了远程视频会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结合“法律八进”开展精准普法,组织开展普法宣传9场(次),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1500余份。 围绕中心工作,破解难题为民。建立完善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在转交申请、核实情况、调查取证、送达法律文书等环节的协助配合,方便受援人异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普法行”实践活动,组建由52名优秀律师组成的“律师普法小分队”,实施送法律服务到机关、单位,到乡村、社区、家庭,到学校、到企业、到宗教场所,培训“法律明白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挂牌成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法律服务工作站,选派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法律援助律师进驻值班,及时回应退役军人法律服务诉求,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充分发挥个人调解工作室和人民调解员的作用,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29件,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6场次,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普及“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来源:兰州市司法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